作者:肖初生 本报记者 周宁
初夏时节,在婺源等地的江西茶叶产区,青翠的茶园层层叠叠,山间地头,农户们忙着采摘茶叶,茶园中不时传来笑语声……
近年来,在税收等国家惠农政策的助力下,江西制茶产业渐趋兴旺,狗牯脑茶、婺源绿茶等茶产品行销全国。这些来自红土地的清香茶品,不仅为茶产业增添一抹亮色,也带动婺源、遂川等地的农户们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一片叶子,改变山乡面貌
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是江西狗牯脑茶的主要产区,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很多当地人从小就跟着父辈种茶、采茶和制茶。
遂川县汤湖新茗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奇锂就是其中之一。他细心研习制茶工艺多年,多次在全国手工制茶赛事中获奖。近年来,梁奇锂一直在探索狗牯脑茶规模化生产,他承包了1400多亩茶园,带动周边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目前,他的茶厂有60多名村民工作,每人每月可收入3000余元。
“ 今年风调雨顺,茶叶长得快,采摘一天能有100多元收入。”在茶园的“采茶大军”里,脱贫户邱承强手法熟练。村里建设茶叶基地时,他出租家里20多亩山场给基地,每年可获租金2900余元。村里合作社的分红加上采茶,他每年能增收近万元。
“现在不仅政策好,税务部门的服务也周到,领用发票等很多事情都能在网上办。” 汤湖镇南屏村民富茶业公司负责人王甫桂说。
王甫桂创办的茶叶合作社聘请了本村30多户村民加入,目前合作社的茶叶种植面积近400亩。去年底,合作社建了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又将当地100余户农户的300亩茶园纳入种植基地。在合作社带动下,南屏村村民已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片小叶子,改变了山乡面貌。据统计,截至去年底,遂川县有近10万人从事制茶相关工作,4000多户农户因此脱贫,户均增收4500元。
一个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身处婺源,处处可见青山绿水的诗中美景。
“税务扶企,企业帮户。去年,我们公司办理出口退税260多万元,今年前4个月办理出口退税 48万元。有了资金做保障,我们公司快速成长,帮扶的段莘乡槎口村40户农户全部脱贫。”婺源县五龙山有机食品公司董事长方甘树说。
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婺源县税务局加强当地制茶企业帮扶工作,组建“茶企帮扶专班”,进茶园、入车间、送政策,扶持茶企发展,助力茶农致富。据统计,去年该局共为茶企、茶农落实税费优惠1600多万元,今年前4个月为茶企、茶农落实税费优惠422万元。
税收助力茶产业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振兴,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不断向前的力量。
国家税务总局景德镇市税务局是浮梁县西湖乡桃墅村脱贫的帮扶单位。在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帮扶下,桃墅村的秋良农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在村里开辟了近100亩茶园,吸纳农户参与种植等经营活动。
村民汪运煌曾是西湖乡桃墅村村民。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汪运煌进入合作社工作,学到了茶叶种植技能。有了收入后,汪运煌想自己创业。税务干部帮他联系了资金,并提供了税收服务等支持。汪运煌的合作社成立后,茶叶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0万元,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开始带动其他村民共同致富。
一根链条,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不能脱政策,更不能脱劳动致富的干劲。”遂川县五斗江乡三和村毛桃组的脱贫户蓝文燕对记者说。
蓝文燕说,税收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涉农企业的经营利好越来越多,这为他扩大经营增添了信心,因此他带领村民承包了当地的千亩高山茶园,准备制作高山有机茶。目前,江西旅游集团已与合作社达成了协议,共同开发推广高山有机茶。
为防止农户返贫,目前江西不少产茶地区正在探索一些利于农户稳定致富的生产模式。在遂川,江西同洲绿色食品开发公司以创办产业基地的方式,吸纳100户农户以资金或茶园入股经营,按照“五统一分”方式运营,确保他们有稳定收入。
上犹县犹江五指茶业公司总经理扶祥金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税收的支持。去年,企业享受各项税费优惠50余万元,今年前4个月享受税费优惠13余万元,这为公司运营增加了动力。因此,今年我们推出了‘互联网 私人定制’茶园项目,进一步扩展经营范围。”
这种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不仅茶产业的价值链条得到延伸,对巩固农村脱贫成果也将发挥长效作用。
“过去,茶园单产的价值顶多每亩3000元收入。现在,通过茶旅融合,茶园每亩收入可达6000多元。” 江西井冈山茶厂负责人王欢说,茶厂现有茶园近万亩,有6个有机生态茶园和3个茶叶合作社合作,帮助1250户农户实现了就业。
1329356022@qq.com
(24小时内回复)
0591-88186346
商用qq
1329356022
(如不在线请稍候再拨)
0591-88186346
qq:132935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