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邹飞鹏 本报记者 陈俊峰
“这个虚开团伙可狡猾了。”“你们看这里进销项对比是不是有猫腻?”“再这样下去我都成税务侦探‘柯南’了。”……在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检查五科的办公室里,四级调研员邹岭梅正在向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查案心得。她时而严谨认真,时而风趣幽默,大家被她的讲话深深吸引。“梅姐的分享总是干货满满。”科里的年轻人说。
深耕稽查27年,她练就敏锐的洞察力
邹岭梅从事税务稽查已有27个年头。从“雷霆一号”“利剑二号”“海啸一号”到“铁锹一号”“鹰击一号”……每一个“难啃”的专案背后,都有邹岭梅的参与。
在“鹰击一号”专案收网行动时,邹岭梅带队进入虚开团伙涉案窝点调查取证。在到达行动现场前,虚开团伙已提前将涉案资料全部销毁,调查工作陷入了困境。
“虽然实物资料被销毁了,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肯定少不了。”面对狡猾的虚开团伙,邹岭梅果断决定让检查团队从虚开团伙的微信、qq等社交工具的聊天记录入手,耐心寻找证据。果然,检查团队找到几笔可疑的转账记录。循着这些线索,虚开的证据渐渐浮出水面,案件得以侦破。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邹岭梅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
有一次去企业调账,局里刚来的年轻干部主动请缨提前去“踩点”,结果按照企业的注册地址搜索了整个片区,依然不见企业踪影。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眼尖”的邹岭梅从企业申报的几笔印刷费支出中察觉到端倪。通过分析,邹岭梅推测企业印的可能是广告。
当天,邹岭梅就带领团队重点搜索注册地址附近楼道的广告。果不其然,在大楼拐角一个非常隐秘的角落里,她发现墙上一张a4传单上印有这家企业的宣传广告。最后,顺着广告上的真实地址,她们成功找到了企业。
“每个案件都有可以被挖掘的细节,税务稽查办案就像侦探破案一样,需要细心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蛛丝马迹。”邹岭梅说。
学海无涯,她如海绵般不断汲取养分
“机构合并后搬家那天,我主动提出帮梅姐搬东西。没想到,她的书就搬了好几趟,快塞满一辆车了。”跟随邹岭梅工作5年的小吴说。
对于国家政策法规、制度文件以及稽查业务专业知识,邹岭梅始终不放松学习。她每周都会组织科里的同事开学习分享会。她经常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与大家分享某个条文的学习收获。她将学习内容按照重点逐一罗列,并在旁边标注上自己的疑问,再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解答,这种习惯她已经保持了10多年。
有一次,小吴在查某个案件时碰到涉及在建工程的评估业务,而评估对于大多数稽查人员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领域。
“每次梅姐在分享会上都会设定主题,有次还真讲到了评估业务。记得那次梅姐给我们举了很多实例,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后来我就自学了评估方面的业务知识,没想到在查案时还真派上用场了。”能学以致用让小吴感到很高兴。
喜欢多问自己一句“为什么”,是邹岭梅多年养成的习惯。不管是再冷门的领域,她都愿意接触了解,还经常会向身边的年轻人讨教当下新鲜的事物。
“我将在稽查战线上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带动更多年轻干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邹岭梅说。
1329356022@qq.com
(24小时内回复)
0591-88186346
商用qq
1329356022
(如不在线请稍候再拨)
0591-88186346
qq:132935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