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晶
12月3日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近年来,衢州市持续深化助残服务,全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日趋多元,基层保障继续加强,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衢州市税务部门以落实残疾人税惠政策、关心关爱残疾人士为落脚点,共同助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特殊风景线。
促进创业:“贴心”服务“护航”梦想
“这个锁要先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才能再按密码。”在开化县税务局的发票仓库里,谢根土正跪在小板凳上耐心指导税务人员开保险柜,算起来今年已经是他承包税务局“锁”事的第20个年头。
今年61岁的谢根土经营着一家开锁铺,因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他只能靠一条小板凳和左膝盖着地行走。“以前我行动不便,税务部门特事特办让我领取手工发票,只要一个电话就送票上门。”谢根土回忆起过去的点滴,“现在电子发票推行,更是从根源上解决我的问题。”发票问题解决了,谢根土的客户也越来越多。现在他的小店已经成为了县公安局定点合作锁行,他也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锁王”。
稳定就业:“硬核”政策“筑牢”港湾
午休时间,江山永明电工器材有限公司的残疾人庇护中心却异常热闹。原来,今天是公司请专科医生给残疾人员工定期复查的日子。永明电工器材是一家电器配件生产企业,2013年,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成立了“阳光庇护中心”,专门开设一个工疗车间,招聘精神、智力等残疾员工,为他们提供工疗康复。目前,该庇护中心残疾人已经达到了32人。
“能够坚守初心七年不变,还要得益于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企业负责人毛明霞表示。今年以来,该公司享受残疾职工工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100%加计扣除,以及福利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共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240万元。
浙江糊涂硅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忠明和毛明霞同样感慨良多。他介绍,公司现有残疾人职工80人,占职工人数的66%。今年公司享受安置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422万元,有了这笔税收红利,他们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公司未来发展也将更加稳健有力。
精准帮扶:“点滴”关怀“汇聚”光明
距离开化县城50多公里的真子坑村是全县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村落。从村里到县城到费时费力,城乡公交一天只有一班车,进村的盘山公路弯道多且狭窄,勉强容一辆车通过。
“我的视力比以前好多了,很快我就能持证上岗,这都要多亏傅书记。”村里刚刚领到残疾证的余钟和逢人就分享他的乐事。余钟和因意外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0.2,他的父亲今年60多岁了,腿脚不便,属于肢体三级残疾,全家就靠他母亲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为他解开困境的正是他口中的“傅书记”——国家税务总局开化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兼该村组团联村“第一书记”傅红雨。“傅书记了解到我家情况后,帮我发展土鸡和中蜂养殖争取了补助,还带我到县中医院做视力鉴定,办好残疾证。”余钟和介绍,经过精准帮扶,他们家每年可以增收5500元,因为有了残疾证,也有好几个人上门给他介绍工作。家庭收入渠道多了,余钟和的眼睛得到了有效治疗,未来的日子也一片光明。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今年1-11月,仅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这一项,全市共为79户企业减免1.65亿元。”衢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以落实残疾人各项税费优惠为落脚点,持续为‘特殊的你’传递‘特别的温暖’。”
1329356022@qq.com
(24小时内回复)
0591-88186346
商用qq
1329356022
(如不在线请稍候再拨)
0591-88186346
qq:132935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