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通讯员 李文英 郝磊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近年来,河北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务职能,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落实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产业扶贫、创业扶贫、就业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既“输血”更“造血”,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
据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统计,河北税务系统累计派出驻村工作队440个、扶贫干部2075人,帮扶贫困县57个、贫困村534个。河北税务系统对口帮扶的贫困县、贫困村已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出列。
位于晋冀交界大山里的涉县塔坡村,自2016年税务部门的驻村工作队来到后,村容村貌有了巨大变化——原本凹凸不平的街道、坡高弯陡的村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面透风房顶漏雨的教室变得干净明亮。不仅如此,村里老人盼了半辈子的过沟大桥建成了,山里人世世代代的出行难题得到了解决。
在当地老百姓看来,驻村工作队就像是他们的亲人,为小山村带来好生活。“多亏驻村干部,让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45岁的赵全喜说。
类似的情况,同样在革命老区阜平县大道村、威县前屯村等贫困村出现。近年来,河北税务系统积极筹集资金,为贫困村修路引渠、整治村容村貌,切实提高贫困村村民的获得感。数据显示,河北税务系统直接投入资金6502.98万元,争取有关部门或社会力量支持资金8672.50万元,精准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扶贫工作中,“输血”是基础,“造血”是根本。河北税务部门驻村工作队瞄准靶心,精准发力,搭建产业平台,助力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发新产业,打造了一批“造血式”的扶贫项目。
邯郸市行唐县西城仔村属于半丘陵干旱地区的水库移民村。这里土地贫瘠,过去村民都是靠天吃饭,而现在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村东头的御叶坊茶厂,刘会敏一边娴熟地揉捻着茶叶,一边对记者说:“在茶厂炒茶,每天能挣60块钱。”
据石家庄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苏建辉介绍,红薯是西城仔村的主要农作物。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他们在红薯叶上做起了“文章”,研制出红薯叶茶、酸枣叶茶和蒲公英茶三种生态有机保健茶,并推出御叶坊这一茶品牌,使红薯叶、蒲公英这些常见的植物,变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金叶子”。
“依靠这些产业,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就脱贫出列了。”西城仔村党支部书记顾双年告诉记者。
为了使御叶坊品牌实现标准化生产,工作队四处奔走、筹集资金。2019年8月,总投资130万元建设的标准化茶厂正式投产,年产红薯叶茶、酸枣叶茶和蒲公英茶10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0多万元。2019年,西城仔村村民年均收入达到7400多元。
除了开发新产业,河北税务部门还发挥税收职能,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利用企业产业优势,带活农村经济。
河北省鸡泽县是著名的“中国辣椒之乡”。当地的天下红辣椒有限公司是河北省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天下红辣椒有限公司通过“保护价收购”模式收购当地农民的辣椒,并在生产中优先安排贫困人员就业,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
今年受疫情影响,原本红火的天下红辣椒有限公司陷入困境,出现了订单减少、内销压力加大等困难。鸡泽县税务局的“疫”线税收服务队通过微信、钉钉在线辅导企业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找销路,畅通上下游供需链,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受益于税务部门的帮扶,目前天下红辣椒有限公司已经渡过难关,不仅没有降低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还进一步扩大了生产经营渠道,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记者了解到,在脱贫攻坚战中,河北税务系统各单位驻村工作队把脱贫攻坚作为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坚守扶贫最前线,开拓进取、担当奉献,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截至目前,河北税务系统共有23个驻村工作队获得省级优秀驻村工作队称号,18个驻村工作队获得市级优秀驻村工作队称号;16人获得省级优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称号,35人获得省级优秀驻村工作队队员称号;13人获得市级优秀第一书记称号,27人获得市级优秀驻村工作队队员称号。
1329356022@qq.com
(24小时内回复)
0591-88186346
商用qq
1329356022
(如不在线请稍候再拨)
0591-88186346
qq:1329356022